眾所周知,永定河是北京的母親河,而大石河則是房山的母親河。近年來,一系列水環(huán)境治理措施和再生水的源源補給,讓房山大石河重現生機。記者從水務部門獲悉,近日,全國首個創(chuàng)新低碳振動膜處理工藝被引進大石河沿線的竇店再生水廠,大石河的補水水質將得到進一步提升。
2018年以前,大石河的水質較差,嚴重影響了周邊百姓的正常生活。近幾年,隨著房山區(qū)加大對大石河的治理力度,水質得到明顯改善,甚至河道內出現了全球極度瀕危鳥類青頭潛鴨。如今,大石河沿線已經成為周邊市民享受休閑生活的綠色生態(tài)走廊。
大石河水質的提升,離不開沿線污水處理設施的“貢獻”。每天,源源不斷的再生水會流入河道,補充水源。據了解,近年來,碧水源公司在房山區(qū)相繼投建了3座污水處理廠和8座污水處理站,總規(guī)模每天超4萬方,每年可為大石河補充高品質再生水約1500萬方,竇店再生水廠就是其中一個。日處理規(guī)模為1.5萬方的竇店再生水廠今年正式投用,與傳統(tǒng)再生水廠不同的是,這個水廠使用的是全國首個振動膜處理工藝,出水品質更高,能耗更低。
“再生水中的總氮含量降低30%,能耗可降低70%。”負責技術應用和建設運營的碧水源公司副總裁陳春生告訴記者,“好用不貴”的膜處理工藝在污水處理領域已非常常見,但目前廣泛應用的MBR(膜生物反應器)技術對曝氣要求較高。
而碧水源最新研發(fā)的振動MBR技術大大降低了污水處理過程的曝氣需求和能耗。對于日處理能力為1.5萬方的竇店再生水廠來說,一年能節(jié)省近40萬元的電費,同時出水總氮低于5mg/L,一年能產出500多萬方高品質的再生水。目前,碧水源公司已在北京等多地投用或計劃投用這項技術,累計污水日處理能力50萬方,每年能節(jié)省電費在1300萬元左右。
記者了解到,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的提出,將推動水污染治理領域誕生更多新工藝、新產品,緩解目前治污過程高耗能的現狀。碧水源公司表示,這一“減碳”利器有望在其他再生水廠的改擴建項目中應用。